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防震减灾指南:如何做好家庭防震准备与地震知识普及

    简介:防震减灾是指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。以下是百度网小编分享的2017年防震减灾常识。欢迎阅读!

    1. 公众防震知识

    1. 地震是如何发生的?

    随着地球的不断运动和变化,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,导致地壳一些脆弱区域的岩石突然破裂,或者引发原始断层的错动。这是地震。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中。

    2. 为房屋做好防震准备

    (一)地震危险区、地震多发区、地震预报发布区的居民必须制定家庭防震预案。

    地震安全防范知识_防地震安全基本常识_地震防灾常识

    (2)食品、饮料的配制必须符合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。看看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。有什么不利于抗震的东西吗?了解一下周围的环境。

    (3)房屋的施工质量是否良好?是否年久失修?不适宜抗震的房屋必须加固,不适宜加固的危房必须疏散。房屋结构是否有利于抗震?应拆除笨重的装饰物,例如护墙和高立面。

    (4)合理摆放家具、物品。移除或固定墙上悬挂的物体,以防止它们掉落并伤害他人。清除杂物,保持门口和走廊畅通。将易燃、易爆和有毒物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。固定高大的家具,防止翻倒砸到人;放置家具时应做到“下重上轻”。发生地震时,请移至坚固的家具下方躲避。准备一个家用减震包并将其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。

    2、地震时的自救与生存

    大地震的预警现象、预警时间以及吸震空间的存在,是地震时人们自救、生存的客观基础。只要掌握一定的减震知识,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,就可以抓住地震时的预警时机,做出正确的选择。减震方式和减震空间越好,生存的希望就越大。当谈到地震时逃跑还是躲藏时,我国大多数专家认为,避免地震的最好方法是地震时就近逃跑,震后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。减震器应选择在室内坚固、能保护身体的物体下方(旁)、易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、开口和支撑物较小的地方以及空旷安全的地方。

    1.学校减震器

    防地震安全基本常识_地震防灾常识_地震安全防范知识

    上课时,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、闭上眼睛,躲到课桌底下。在游乐场或室外时,可蹲下并用手护住头部,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体。别回去上课了地震发生后应有组织地进行疏散。必要时应在户外上课。

    2、家用减震器

    地震预警时间短,室内减震更真实。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形空间往往是人们相对安全的生存场所,可以称为地震减震空间。这主要是指大型倒塌物体和支撑物形成的空间。室内容易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有:炕边下、靠近实心家具的地方;内墙和角落的底部;厨房、卫生间、储藏室等开口较小的地方。小心不要跳楼、站在窗外或去阳台。

    3、公共场所减震

   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,不要惊慌,不要急于出口,避免拥挤,避开人流,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上。

    在剧院、体育馆等场所:蹲下或躺在长凳下;注意避免悬挂吊灯、风扇等物品;用书包保护头部;地震结束后,听从工作人员指挥,有组织地撤离。

    在商场、书店、展览、地铁等处:选择坚固的柜台、产品(如低矮的家具等)或柱子旁、角落内,就地蹲下。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;避免使用玻璃门窗。 、玻璃陈列柜或柜台;避免高大、不稳定的架子或装有重物或易碎物品的架子;避免高大或悬挂的物体,例如广告牌和枝形吊灯。

    4、户外减震器

    选择空旷的地方,避免当场震动:蹲下或躺下,以免摔倒;不乱跑,避开人群密集的地方;不随意返回室内;行驶中的电动车:抓住扶手,避免摔倒 如果受伤或受伤,应降低重心,躲在座椅附近,待地震过去后下车。

    五、遇到特殊危险时的自救方法

    煤气泄漏: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切勿使用明火,震后尽量远离。

    有毒气体泄漏时:如果化工厂发生火灾或有毒气体泄漏,不要顺风跑,而要逆风跑,并尽量用湿头发遮住中部和鼻子。

    防地震安全基本常识_地震安全防范知识_地震防灾常识

    火灾时: 躺在地上,用湿头发遮住口鼻。地震停止后,转移到安全的地方,用手爬行,顶风。

    应避开的危险场所:生产危险品的工厂;危险品、易燃易爆品等仓库

    6. 如果你被埋了怎么办?

    地震发生后,余震还会继续发生,您的环境可能会进一步恶化。你应该努力改善环境,稳定自己,尝试逃离。尽量避免身体上方有弱倒塌物、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;移走碎砖和其他可以移动的杂物,以扩大活动空间。注意无法移动时不要强行,防止周围碎片进一步塌陷;尽量用砖石、木棍等支撑断墙,防止余震被掩埋;不随意使用室内设施,包括电源、水源等,不使用明火;当闻到煤气、有毒气味或过多灰尘时,尽量用湿衣服捂住口鼻;不要尖叫,保持体力,用敲击声求救。

    七、积极参加自救、互救

    救援方法:挖掘被埋人员时,应保护好支架,防止进一步塌陷伤人;先暴露伤者头部,清除口鼻内异物,保持呼吸顺畅。如有窒息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;当被困人员无法自行爬出时,不要拉扯或强迫被困人员,以免造成进一步伤害;对于脊椎受伤的人,运输时应使用门板或硬质担架;发现无法救援的幸存者时,应设置标记等待救援。 。

    救人原则:先救近的,后救远的;先救易者,后救难者;首先要增加救援青壮年和医护人员的救助人数。

    八、灾后特殊情况下的生活提示

   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。

    搭建和居住抗震避难场所要注意防火。

    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工作。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885-health.com/html/tiyuwenda/9222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